Posts in 有記名茶
奇種烏龍茶

清蔣衡《茶歌》:“奇種天然真味存,木瓜微釅桂味辛,合當更續新歌譜,雨甲冰芽次第論”,“桂”指的是肉桂,肉桂茶以它特殊濃烈的奇特香氣,列為武夷十大名欉之一,已有兩百多年歷史。

台灣文山包種茶起源於嘉慶年間,柯朝氏引進武夷茶種在瑞芳附近(桀魚)魚坑,文山包種製茶工藝早期來自武夷岩茶,傳到日據1921年由南港王水錦與魏靜時改進為著重清花香型製法,傳佈全省,臺灣半發酵茶自此走出自創特殊風味。 

本號「奇種烏龍茶」,選具特殊自然香氣、產自台灣北部坪林茶區的高級清香「文山包種茶」,以本號祖傳傳統精製技術,加以獨特炭焙火侯,焙製成含特殊自然甘甜茶香 (焙火讓茶天然花香產生自然變化) 的「輕發酵中焙火」茶類,含有母系高級武夷岩茶的韻味,又融合有台灣獨特地理環境孕育而成的香氣,焙火香中透花果香,香、韻並重,符合現代茶人健康品味,為當代飲茶極品。多年前,曾擔任「福建示範茶廠武夷製茶所」主任(當時張天福任廠長、吳振鐸任茶師)及精研台灣茶的台灣區製茶公會前總幹事,兩岸製茶專家「林馥泉」先生,品鑑結論,認為隱含兩岸茶業技術交流結晶,特以『奇種』代表含武夷岩茶風味、『烏龍』代表台灣獨特品種「青心烏龍」與特殊製程,合為『奇種烏龍茶』,這是專業百年老舖以傳承加創意的獨有產品,適合當代喝茶饕客的口味及可以取代常年品飲咖啡習慣的台灣極品茶。

茶友

週六傍晚,來了一位去國多年老客人,送來一把他親自提筆書寫的扇子,上書「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美景、佳茗、好友如詩如畫的場景,盡在扇葉上。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名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性淡泊,詩文畫作中多有和茶相關的佳句美景,如「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清恬淡薄,不忮不求。喝茶的最高意境與感動,何止在味香韻甘。

詩中所提「松蘿茶」,工藝創自明初,原產自安徽休宁的松蘿山。採摘一芽一葉或二葉,先攤放,揀去枝梗,待青氣散失,葉片變軟,再入鍋殺菁,炒揉併行,最後用90℃毛火初烘,攤涼一小時左右再用60℃左右足火烘乾。茶乾特色:條索緊結,色澤鮮綠,滋味濃厚,略帶橄欖香。今天炒菁綠茶工藝就是源自松蘿茶製法。(2011.6.14)

台灣茶業界,早期多數來自福建移民,又因台灣北部山區丘陵地氣候、環境適合種植茶葉,所產半發酵烏龍茶,品質特佳,清末日據初期來自福建安溪鄉民多數移入台灣北部近郊山區,以種茶維生。日據末期,來自安溪的移民,因適逢台茶崛起世界舞台,遷入人口多為以茶葉外銷貿易為主的茶商,和當時洋行共同扮演把台茶推向國際舞台,創造台灣外匯收入的角色。

目前大稻埕老茶商有來自福建安溪王氏宗親,其中一脈始祖追溯根源係開閩王審知公第二十世支脈之ㄧ『毅庵公』於1507年(明武宗正德二年)移入嶢陽梅板,開基立業,繁衍子孫多數以茶為生。

 毅庵公下傳四房,分為長房-世聰(號中適)、二房世明(號白山)、三房世睿(號平溪)、四房世智(號鳴泉)。自毅庵公派下十八世輩份字號分別為「世子中、爾克伯、任丈卿、超君臣、永景孝、友端明」,「明」字輩以下十八世輩份表已排出如後:「正典章、修義理、肅中規、尚文德、致遠猷、顯丕烈」。有記係三房平溪公後裔,該店號係由先祖第十四世敬輝公命名,十五世孝謹公開創於海外,十六世澄清公在台負責精製廠外銷,派下十七世兄弟同心協力開拓台茶內銷市場。目前第十七世「端」字輩、第十八世「明」字輩在海內外已逐漸接班就位。

為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有記在台端字輩長房建立「清源」堂號,在大稻埕老茶廠設『清源堂』藝文會館,以緬懷先人篳路藍縷、創業維艱。同時盼望後代子孫,勿忘先人克勤克儉、腳踏實地、實實在在的家訓,俯仰無愧,堅守崗位,為家庭、為社會貢獻心力。

堅持品質

身為茶產業的經營者,堅持提供物超所值的好茶,不僅是對消費者的尊重,也是對自己品牌的負責。

對茶的消費者,生活中融入飲茶習慣,要求符合自己風味「品質」的好茶,不僅是一種低調的奢華,也是重視自己的生活哲學。

粗製茶或初製茶與精製茶

茶葉製作分兩個重要階段,

第一:茶農從茶樹上採下茶菁,經過不同發酵程度、揉捻方法及乾燥,固定茶葉品質特性,作初步加工,製成初步成品,習慣上稱為毛茶(Raw tea)。該過程叫茶葉初製(Primary processing)。毛茶因為原料,採收季節,生產設備與技術差異,形態參差,品質不齊,夾有雜物,乾燥不均等缺點,屬較粗糙的產品,所以早期多稱為"粗製茶"。"粗"字從中文語義上看成是不周密、不精緻、不細膩、不文雅、粗俗的涵義。所以多數專業茶書,也有倡議用"初製茶",更能點出該毛茶是第一次加工成品的精義。

第二:針對毛茶的缺失,作進一步加工,如分級、揀梗、拼配、烘焙、選淨去雜物等專業的製造程序,穩定、齊一茶葉品質,改善毛茶風味,避免生茶傷胃及品質穩亂。這些製程,都要按照不同毛茶的特性,利用物理、化學方法,純化茶葉品質,其成品就稱為"精製茶"。

不論稱為"粗製茶"或"初製茶",其實都是未經處理的毛茶。今天,如果我們都到山上買毛茶,那麼,喝茶就不是"文化",對現代文明人來說,就不是我們希望的精緻生活;如同到市場買了生肉、生菜,不經廚師調哩,直接生食。

所以,精製茶是以負責任的態度,顧及飲茶人健康,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成品,也是品牌與信譽的保證。

時尚人文 百年茶韻--百年老店的堅持與轉變

尊重自然、堅持古法,台北大稻埕有記老舖以它特有的傳承技藝,淬鍊出與眾不同的茶韻,就是這份對品質的堅持,累積了眾多粉絲,指定要喝「有記」的茶。

琴、棋、書、畫四藝融入飲茶生活,是下一個世紀,有記在推廣茶文化、服務廣大愛茶人的另一個使命。在忙碌科技新世代,飲茶不只是保健需求,人們還要追尋心靈的寄託與享受。對一個老茶人,常碰到的問題之一就是:不同的茶類,有什麼不同的味道? 所有的好茶,從感官的感受,都是形美、味香、韻甘,今天我們針對本號非常受歡迎的四個茶種賦予另一詮釋。

「琴韻」,代表產自台灣北部山區,本號產製的「文山包種茶」。特色在清香、優雅,沖泡時如聆賞婉轉悠揚的美樂,「宜低吟、宜高吭」,半似輕狂、半似惆悵,一曲迴旋,喉間繞樑。

棋心」,代表產本號精心焙製的「奇種烏龍茶」,歷經無數次高低起伏的炭火淬煉焙製,「冰火輪迴,起伏滋味,門外兵馬,壺中水沸」。烘焙過程中,稍有閃失,不是炭焦味,就是失去好茶風韻,「舉棋,起手無回」。該迭有層次的茶韻,「把杯,無酒也醉」,足可讓您拋開人生起伏成敗,休兵楚河漢界。

書痕形容本號重焙火的鐵觀音茶湯如書法美學般優雅自在,如漢隸雍容華貴,對鐵觀音行家,當可感受「狂草入喉有如奔雷飛鴻、飲盡風霜無關筆劃輕重」的恢宏氣勢。

畫影」,形容有記環顧市場風味獨特的高山烏龍茶,最貼切不過。產自台灣中部高海拔山區的高山烏龍茶,經本號以老店傳承技藝,精選煉製,融和高山茶特有自然花香與喉韻,沖泡時有如置身滿佈茶園的山林雅境,如詩如畫,烘焙火侯有清香與熟香兩款。就如新一代文豪題贈的詩句:『邀茶味揮毫,舌尖生花,叫茶韻潑墨,杯中春夏,引暗香浮動,疏影橫斜〈ㄒㄧㄚˊ〉,攬閒情上色,濃淡皆佳』。

琴韻、棋心、書痕、畫影,帶您跨入飲茶新境界,如詩的感動,邀您共賞,品味經典好茶,就在「有記」。